你是土地的一部分──食物森林與自然法則 | 1.認識七層架構、懶人農法三原則:不施肥、不灌溉、不整地 2.問題導向對話:我們為何要模擬自然,而非改造自然? |
讀地術──看見風、光、水、土的語言 | 1.裸地徒手觀察練習(太陽路徑、風口、土壤濕度) 2.示範畫出「土地感知圖」:從觀察到簡圖 |
順流而行的動線與分區 | 1.實作「綠步道」:利用地被鋪設人與動物共享通道 2.分區:果層、蔬菜層、香草層、育苗區、觀察角 |
與自然同盟──圍籬與防護植物設計 | 1.架設自然圍籬(檸檬香茅、木槿、梔子花、七里香等) 2.分析植物的防風、庇蔭、生態棲地三大功能 |
先有地皮再有森林──地被與土壤修復 | 1.覆蓋層實作(草屑、枯葉、木屑混合) 2.地被植物分層播種技巧(紫花苜蓿、三葉草、地膚、蔓花生、蛇莓) |
從育苗開始建立生態習慣 | 1.裸地育苗+自然蔭棚搭建 2.播種第一批香草與葉菜(地瓜葉、魚腥草、香蜂草) |
植下核心──主要果樹群 | 1.種下主要果樹(芭樂、桑葚、柑橘類、枇杷) 2.實作「不挖坑、不基肥」自然栽種法 |
第二層灌木與果樹互利關係 | 1.灌木伴生物選擇(洛神花、萬壽菊、金盞花、青蔥) 2.微地形創建:蓄水坑、緩坡、反射牆設計 |
公民素養週 | 社大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|
野菜+蔬菜混播術 | 1.雜草不除反種菜(季節時蔬及野菜種植) 2.生態策略:誰來誰生,吃什麼長什麼 |
育苗追蹤與自然淘汰法則 | 1.幼苗區觀察:哪些自己長得好? 2.修剪/疏苗實作+伴生庇蔭植物安排 |
引昆入園,建立小小棲地 | 1.微棲地實作:石堆、枯木、洞穴設置 2.昆蟲觀察日記練習:誰來了?為什麼牠會來? |
香草、驅蟲與氣味防護線 | 1.種植香茅、薄荷、艾草、薰衣草 2.香草混播技術:與蔬菜香草共舞的邊界配置 |
森林不只在頭頂──層次補強與立體擴展 | 1.藤蔓(百香果、山藥)與中層灌木補植 2.空間設計:為昆蟲與光照共同打造立體結構 |
不用堆肥也能養地──天然育肥技術 | 1.草覆層直接分解實作 2.動手操作:剪草即施肥的完整循環演練 |
收成不是結束,是開始 | 1.葉菜香草採收、分批陰乾、簡易醃漬技術 2.草本茶、簡易青草膏、農產應用工作坊 |
觀察本與栽培作物種植履歷紀錄建立 | 1.作物環境觀察本模板製作 2.課程紀錄點:栽培作物種植履歷 |
設計屬於你的懶人食物森林,我們如何共建下一座森林? | 1.各人設計成果發表 2.模擬導覽、自我教學練習 3.四季管理分享(自動輪作、自然除草、雨水利用) 4.設立未來目標:自給自足、生物多樣性、心靈富足 |
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 指導單位:新竹縣政府 承辦單位:敏實科技大學
行政報名辦公室: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154號(竹北國中內)
辦公時間:平日 14:30-21:00
聯絡電話:03-5533094
E-mail:zhubei.cc@gmail.com
汽車 全面【禁止】停車
17:30-21:00 機車可以停進校園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