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

114-秋季班 1143F07-打造永續收穫的樂園:食物森林到社區農場

 招生人數:30人
 招生狀態(1): 招生中
 上課日期:2025-09-13 (第一週),(共18週)
 上課時間:每星期六 下午 2點30分~5點30分
 上課地點:聯興麻園區 山姆的食物森林

課前資訊
 這門課適合誰?
本課程為初階至中階程度,適合對永續農業有興趣但缺乏實踐經驗的人。無需農業背景,學員需具備對自然環保理念的認同與對實作的熱情。基本能力包括對農場管理的學習動機、對土地與作物規劃的興趣,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 需要準備的工具/軟體?
自備雨鞋、工作手套、農具、工作服(主要不要怕髒)、割草的防護網帽、割草圍裙。
 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?
團體互動及小組活動、講師示範與實際操作、戶外參訪及環境關機具操作操作、案例討論與心得分享、農場參訪材料收集。
 評量方式
學員出席率20%、課堂實作討論20%、團體合作分工20%、學習態度25%、實體作品成果15%

課程簡介
 課程QR CODE網址
 課程理念
本課程以「經濟效益與生態永續並重」為核心,結合理論與實踐,教導學員運用自然循環原則和永續農業技術,打造自給自足的食物森林。透過實地建設、栽種多樣作物及環保材料應用,學員將學會以低成本創造穩定收益,實現農業與自然的共生模式,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。
 課程目標
1.學員將學習如何在300坪土地上運用經濟型食物森林設計,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農場。
2.通過實地操作,掌握土地規劃、作物輪作與交錯種植技巧,並運用環保材料建設設施。
3.期許實現全年穩定收成,創造經濟收益,學員最終目標能自給自足與生態永續的農場模式。
 參考書目
1.河明秀郎(2021)。真正的蔬菜不綠。如果出版社。
2.作者:設樂清和、譯者:嚴可婷(2023)。懶人農法第1次全圖解:與自然共生的樸門設計,教你種出無毒蔬果,打造迷你菜園、綠能農舍。果立文化出版社。
3.作者/繪者:鏡山悅子、譯者岩切澪,蔣汝國(2017)。自然農第1次栽培全圖解:向大自然學種菜!活化地力,最低程度介入的奇蹟栽培法。果立文化出版社。
 數位教材連結  是否接受旁聽
是(如額滿課程,恕不接受旁(試)聽)

課程相關費用
 學分費
3 學分,3000元【折扣後只需 0 元】
 雜費(電腦、冷氣、場地、設備等費用)
 保證金
 其他費用
報名費:新生收取200元
學生證遺失補收報名費200元
學生團體意外保險費:春200元、秋200元、暑100元(一學期僅繳一次)
 材料及其他相關費用(開學後,各班自行收取管理)
1.每學期每人約500元(包含種子、種苗、果樹植栽、工具少量資材如育苗盆、剪子)。 2.場地費一學期600元/人。 3.稻田餐桌食材費用300元(最後一堂課成果發表會)。

課程大綱
第一週1你是土地的一部分──食物森林與自然法則1.認識七層架構、懶人農法三原則:不施肥、不灌溉、不整地
2.問題導向對話:我們為何要模擬自然,而非改造自然?
第二週2讀地術──看見風、光、水、土的語言1.裸地徒手觀察練習(太陽路徑、風口、土壤濕度)
2.示範畫出「土地感知圖」:從觀察到簡圖
第三週3順流而行的動線與分區1.實作「綠步道」:利用地被鋪設人與動物共享通道
2.分區:果層、蔬菜層、香草層、育苗區、觀察角
第四週4與自然同盟──圍籬與防護植物設計1.架設自然圍籬(檸檬香茅、木槿、梔子花、七里香等)
2.分析植物的防風、庇蔭、生態棲地三大功能
第五週5先有地皮再有森林──地被與土壤修復1.覆蓋層實作(草屑、枯葉、木屑混合)
2.地被植物分層播種技巧(紫花苜蓿、三葉草、地膚、蔓花生、蛇莓)
第六週6從育苗開始建立生態習慣1.裸地育苗+自然蔭棚搭建
2.播種第一批香草與葉菜(地瓜葉、魚腥草、香蜂草)
第七週7植下核心──主要果樹群1.種下主要果樹(芭樂、桑葚、柑橘類、枇杷)
2.實作「不挖坑、不基肥」自然栽種法
第八週8第二層灌木與果樹互利關係1.灌木伴生物選擇(洛神花、萬壽菊、金盞花、青蔥)
2.微地形創建:蓄水坑、緩坡、反射牆設計
第九週9公民素養週社大安排之講座或活動
第十週10野菜+蔬菜混播術1.雜草不除反種菜(季節時蔬及野菜種植)
2.生態策略:誰來誰生,吃什麼長什麼
第十一週11育苗追蹤與自然淘汰法則1.幼苗區觀察:哪些自己長得好?
2.修剪/疏苗實作+伴生庇蔭植物安排
第十二週12引昆入園,建立小小棲地1.微棲地實作:石堆、枯木、洞穴設置
2.昆蟲觀察日記練習:誰來了?為什麼牠會來?
第十三週13香草、驅蟲與氣味防護線1.種植香茅、薄荷、艾草、薰衣草
2.香草混播技術:與蔬菜香草共舞的邊界配置
第十四週14森林不只在頭頂──層次補強與立體擴展1.藤蔓(百香果、山藥)與中層灌木補植
2.空間設計:為昆蟲與光照共同打造立體結構
第十五週15不用堆肥也能養地──天然育肥技術1.草覆層直接分解實作
2.動手操作:剪草即施肥的完整循環演練
第十六週16收成不是結束,是開始1.葉菜香草採收、分批陰乾、簡易醃漬技術
2.草本茶、簡易青草膏、農產應用工作坊
第十七週17觀察本與栽培作物種植履歷紀錄建立1.作物環境觀察本模板製作
2.課程紀錄點:栽培作物種植履歷
第十八週18設計屬於你的懶人食物森林,我們如何共建下一座森林?1.各人設計成果發表
2.模擬導覽、自我教學練習
3.四季管理分享(自動輪作、自然除草、雨水利用)
4.設立未來目標:自給自足、生物多樣性、心靈富足

講師介紹

李勝宏 講師  李勝宏 講師  李勝宏 講師     李勝宏 講師

 現職:
山姆開心農場-農夫
 簡介:
我是一個自然農夫,從事自然栽培永續農業近12年時間,期間不斷地鑽研實驗各種自然農法,從木村秋則的自然栽培及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以及樸門設計,最終我發現食物森林的農業模式是最適合永續經營,用最少的人力管理最大面積的耕作範圍,最自然的收穫耕耘才是對土地和環境最好,希望透過推廣讓更多人投入食物森林的建構,讓地球恢復成伊甸園。
 專長:
友善栽培、永續農業11年
 部落格(Blog):  臉書(Facebook):


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   指導單位:新竹縣政府   承辦單位:敏實科技大學

行政報名辦公室: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154號(竹北國中內)

辦公時間:平日 14:30-21:00

聯絡電話:03-5533094

E-mail:zhubei.cc@gmail.com

汽車 全面【禁止】停車

17:30-21:00 機車可以停進校園內

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.
top↑